心动榜:出门,吃点美好的
周五临近下班,李洋的朋友群里照例收到一条信息:“今晚聚吗?”和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类似,很长时间无人应声:常去的店要么乏味要么吵闹。
李洋索性刷起了抖音,他看到一家有绿植隔断、音乐轻柔的餐厅视频,甩进群里后立刻炸开——大家一致决定:“就这儿了!”
推门而入,卡座隔开了喧嚣,第一道草本香菜肴上桌,大家的神情渐渐放松,聊项目、调侃通勤、研究菜单……
窗外车流拥挤,店内却像调低了城市音量。散场时,几人默契标星:终于找到让聚会重新有期待的地方。
好吃到好感:我们开始为“氛围”买单
过去几年,人们在找餐厅时,习惯先刷图文评价,关注的焦点多是“哪道菜必点、味道靠不靠谱”。
如今,短视频里的实时画面让人提前身临其境:从推门到举杯,氛围感一览无余。确认“好不好吃”的同时,情绪和场景已先一步打动大家,让人愿意为氛围买单。
程瑾最近为好朋友准备生日,就刷了很多短视频来找合适的餐厅。
除了菜品的评价,她还会注意餐厅的这些氛围细节:第一道菜有无“开场”,灯光音乐是否配合,靠窗位能否预订,餐前布置是否用心。“视频能把气氛搬到眼前,是紧张还是松弛,一看就知道。”毕竟聚会要好吃,更要有感觉。
这种转变,并不是个别人的小心思。根据第一财经CBNData发布的数据,过去半年,氛围感相关视频在抖音上的播放量突破百亿次,互动量同比翻倍。调查显示,81%的受访者认为氛围会直接影响就餐体验;而被视频触动的人中,超过七成会直接收藏或提前下单。
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一个日益显著的趋势:味道依然是餐厅的底色,但只有味道已经不够。决定能不能“被定下来”的,往往是这家店能不能托住一顿饭的情绪。无论是一场生日的仪式感、一顿亲子餐的安心感,还是下班小聚的松弛感、约会的浪漫感、旅行中的惊喜感,氛围已成为吸引买单的重要锚点。
氛围感的N种打开方式
当大家挑选餐厅日益在意氛围感时,抖音生活服务联合第一财经CBNData结合用户在挑选餐厅时在意的标签要素,为“氛围”做出了清晰细分:东方美学、山野自然、松弛时髦、未来先锋——这是当下餐饮空间最受欢迎的四类氛围坐标。
它们不仅是装修风格的分类,而且是不同场景下的情绪解答:有人需要仪式感去烘托重要时刻,有人渴望自然去对冲快节奏的疲惫,有人寻找松弛的出口来卸下工作压力,也有人希望通过新奇体验为生活增添一份惊喜。
东方美学:一场“叙事”的盛宴
东方美学餐厅最容易让人“一眼心动”:拱门、团扇、昆曲唱段——这些不仅是装饰,而且是一种特定场合、特定心情下的必要仪式感。
大林第一次去叙宴,推门那刻,当装扮成唐代侍女的服务员朝她行礼问安时,她瞬间像穿越进戏里:换上汉服、逛仿古集市、点香入席、正式开宴,她已从观众变成戏中人。
菜品也嵌入剧情:“金耳松茸炖花胶”在“太乙真人”调理气血桥段登场,桌面投影讲解食材,让人惊喜。
小陈带父母来这里,老人家不仅吃了顿美食,还学了射箭、漆扇,向来对拍照不感兴趣的父母一顿饭下来,手机屏幕上一直是拍照界面。
东方美学的魅力在于:一顿饭被烘托成一段故事,每一步都值得留存。
山野自然:都市里的“复原感”
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复杂菜肴反而会加重负担,而能让时间慢下来的空间——庭院、绿植、木质元素与四季时令结合,才能把餐厅变成都市中的绿洲。
青岛“大渔 · TAIRYO 18 · 花园自助餐厅”由1930年代老洋房改造,保留了花园与古典风貌,很多人会特地因此特意选择在此举办婚礼,把一顿饭升级为一段记忆——阳光透过窗棂,风铃轻响,院子花木繁盛,孩子在草地追逐,大人们松弛举杯……
山野自然餐厅是城市里难得的绿洲,既能抚慰日常的疲惫,也能托住重要时刻的仪式。
松弛时髦:氛围感的微醺密码
如果不能让时间静止,仅仅是一个能轻松切换心境的出口,也能为都市夜色增添一抹亮色——霓虹与灯光勾勒出自在氛围,音乐在空气里流淌,让人卸下白天的紧张。
岐余食堂正是这样的代表。它从日料转型为中华料理,既保留了日料的精致感,又在空间里融入川西灰瓦、古风元素和动漫装饰,让环境松弛又带点趣味。
下班“逃”出写字楼后的崔崔就常常来此,往往只是点一份鳗鱼套餐,独自坐在卡座里,伴着轻音乐慢慢享用——一个人的晚餐,也能有氛围和仪式感。
而在朋友聚会时,这里最受欢迎的则是“铺天盖地火牛卷”,桌边现烤的烟火气让氛围瞬间热络。
在这里,独处不显孤单,聚会也不必喧闹,松弛与时髦刚好交织成都市人理想的夜晚。
未来先锋:一场“超现实”的沉浸体验
氛围感不仅能让人怀旧,还能仰望未来:一些餐厅会让工业风与科技感交织,太空般的光影和机械装置营造出强烈的沉浸感。巨大的空间、金属质感的陈设与赛博光效,让人仿佛置身科幻片场。
从老仓库改造而来的“3号仓库·创意中国菜”让工业遗迹摇身变成科幻秀场,它以千余平方米的开阔格局和“一店一设”的设计理念给客人营造难忘体验:宽阔的通道、全场沙发座椅,配合云雾缭绕、烈焰腾起、光影变幻的舞台化效果,把菜品升级成“记忆秀场”。
创意鹅肝烤鸭、巧克力星球、火焰肋排等招牌菜,常让食客忍不住举起手机拍照分享。一位顾客形容自己第一次到店的感受:“从震撼到探索,再到惊喜,最后忍不住想分享。”
未来先锋的魅力,在于它用视觉与科技放大仪式感,把一顿饭变成一场超越日常的体验。
心动榜 = 氛围感餐厅指南
在琳琅满目的餐厅推荐里,好评和精修照片早已不稀缺,敏感的食客反而更警惕:滤镜能造“氛围”,流水线也能堆“好评”,可真正好吃、好玩、好拍的店,到底去哪儿找?信息越多,灵感越匮乏。结果,常常是周末一到,朋友们集体哑火——谁都不想背“挑错餐厅”的锅。
心动榜则把挑店这件麻烦事变简单:让真实的人和真实到店的足迹来“投票”,停留、点赞、收藏、下单、复购等行为都会计入参考。最近,该榜还上调了“点赞”权重——更容易让“一眼心动、忍不住想分享”的餐厅被看见。
与此同时,榜单不只看热度,更看“做得稳不稳”:主题是否完整、细节是否到位、口碑能否经得住时间考验,再结合行业达人与大众评审的实地反馈,层层筛出那批“好吃不踩雷、体验更丰富、拍照有记忆点”的好馆子。翻开榜单,少做功课、少踩雷,按心情去吃就行。
摄像师石头常年出差,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饭吃这事儿上总“踩雷”,导致他对所谓的“本地特色”已心生戒备。
在昆明,他刷到一家上榜花园餐厅,古建筑环绕着池塘绿植,还有羌族歌舞。他抱着试试的心态前去,却收获了行程里最放松的一顿饭:氛围舒缓,菜品地道。“这顿总算没踩雷,氛围比想象中好。”在他看来,安心感正来自心动榜的筛选标准。
心动榜并不是冷冰冰的数据罗列,而是把散落在城市里的真实体验、心动瞬间,汇聚成一份贴近生活的城市指南。无论是出差间隙的公司人、准备纪念日的情侣,还是周末只想随便聚聚的朋友,它都能给出一个安心的答案。
餐厅之所以“心动”,好吃当然仍是基础,但能否托住当下的场景和情绪,才决定它是否能被反复选择。东方美学、山野自然、松弛时髦、未来先锋——这四大氛围,正是消费者最常选择的解法,也是心动榜想告诉人们的:每种心情,都有对应的餐桌。
把线上心动落到线下:一餐一饭的城市温度
在效率至上的时代,抖音生活服务心动榜所描绘的是一场调动多重感官的体验:出门,坐下来,好好享受一顿饭的时光。感受空间、灯光、声音与人情气息共同织就的完整沉浸时刻,只有线下到店才能兑现。
很多时候,吃饭都早已不是简单的一餐一食,而是一场生活里的惊喜仪式——从推开门的“换场感”,到第一道菜与主题的呼应,再到朋友举杯、孩子在庭院追光的瞬间,这些细节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城市里,能重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亲近。
而心动榜则把这些“可托住情绪的场景”收拢在一起,帮大家少走弯路,让聚会、纪念日、独处,甚至一顿普通晚餐,都有了更合适的归宿。
所以也不难理解,在城市的版图里,很多氛围感餐厅渐渐变成了新的文化坐标:它们既是社交场所,也是生活舞台;既能承载“东方美学”的仪式感,也能提供“山野自然”的疗愈感;既有“松弛时髦”的微醺出口,也能带来“未来先锋”的惊喜冒险。
9月23日,抖音生活服务也在上海落地了“心动成团夜”,以心动榜餐厅为核心,首席合作伙伴极萌、行业合作伙伴珍视共同参与,14+明星登台演绎,并结合四大趋势舞台,把榜单里的氛围体验搬到线下,化成一场城市级的文化盛会。
四大氛围趋势,被心动榜从线上拉到线下,化成一餐一饭的城市温度:一张榜单不只是告诉我们“去哪儿吃”,它其实也在回答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一座城市,怎样好好生活。
「心动榜餐厅」新一期已上线,覆盖101城、3000+上榜餐厅——找氛围感餐厅,上抖音搜心动榜。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