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兼职伙伴!平安保险招募车险专员,加入我们开启保险事业之旅

如何加入平安保险集团
问题一:如何成为平安保险的一员?保险公司普遍可信,均受保监会监管。
问题二:欲加入中国平安保险,不知如何操作?从事业务员工作?初中学历即可考取代理人,难度不大。但能否成为优秀的业务员则另当别论。
本人保险专业出身,毕业后曾短暂从事保险业务,后离职。如今,同学多从事车险理赔等工作,而从事业务员工作的寥寥无几(包括银行保险也较少)。年轻人初入行,前途未卜。从事业务工作难度大,尤其是对于缺乏良好社会关系和资金的人,从零开始尤为艰难。
寿险公司的业务员主要职责是拓展业务,包括保险销售和招募新成员,这是他们获得佣金的主要途径。
切勿被不良业务员误导。
确实有做得好的,但千分之一的比例而已。
从事业务工作难度大,因为目前大多数人对保险持保留态度,业务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就业困难,但仍建议您慎重考虑,以免浪费时间和金钱。
所谓的“底薪”,是指责任底薪,即达成业绩后才有底薪和提成。
您与保险公司签订的是代理合同而非劳动合同,无法享受相关保障。
因此,请您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
问题三:如何加入平安保险,直接去公司吗?首先,您需要了解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等,这些信息在保险同城网上有介绍,您可查看后再做决定。
加入平安保险
问题四:能否在平安保险公司就业,我强烈不建议您去!!!
中国平安在58赶集等招聘网站上发布各种虚假招聘信息,诸如内勤文员、后勤管理助理等,各种名目繁多,将您引诱过去。
然后,他们会热情地与您闲聊,接着吹嘘平安如何如何优秀,拿平安内部的某些成功人士为例,对您进行各种诱惑。这些人大多会说:“我以前是个理发师,开了理发店,来到平安这个平台多么多么……”
接着,他们会说您是人才,非常优秀,然后让您进行一项美国购买的测试,声称AB两个等级都能直接通过,然后说了一大堆,最后让您明天或哪天再来参加培训。
这就是骗局的开始,您若再次前往,就会陷入一个循环的骗局黑洞。
他们会让您交100元培训费,声称以后第一个月发工资后返还给您。如果有人意识到是骗局,想要退出,他们会找各种理由不退钱。有些人太傻,被骗后,培训结束后正式工作,很不好意思,这时候您是没有底薪的,也不算正式员工。根本没有底薪!!!
然后,他们还会让您交五六百的押金,最后告诉您,第一个月发工资时返还给您。
这根本不存在,您没有底薪,工资从何而来?他们用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头骗您过去,其实就是让您去卖保险!!!!
您卖不出保险,就没有底薪和工资。
有人拉不下脸,卖不出保险,三个月后就得卷铺盖走人。
平安就是用这种方式,骗了无数人。
要识破他们的骗局很简单,您面试时问他们具体的工作内容,具体要做什么。
我可以保证,绝对不是什么文员,他们一定会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还让您不要多想巴拉巴拉。
有哪家正规公司,会不告诉应聘者具体工作内容????
我之所以敢这么说,因为我曾去平安面试过,不过我留了心眼,死命问他们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们怎么也不肯说,我就怀疑了,回来随便查了查,啧啧……被骗的人不计其数啊。
问题五:我想去平安保险公司就业,如何快速加入?平安、人寿等公司人才济济,新人进入后发展空间受限,建议您考虑排名4-6位的保险公司,如太平洋保险、太平人寿、新华人寿等,这些公司有上升空间。
问题六:如何进入平安保险?联系您认识的平安业务员,让他们带您去,或者直接去平安保险公司参加招聘考试。
问题七:如何成为平安保险的推销员?先进行epss测试,然后参加培训,通过后即可成为平安代理人,三个月后转正。
问题八:为何要加入平安保险集团?世界五百强企业
2013年7月8日,《财富》杂志揭晓2013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平安凭借2012年度稳健的业务增长和利润表现,荣登排行榜181位,较去年提升61位,再次蝉联大陆非国有企业第一名。
2012年7月9日,《财富》杂志2012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平安再次入选,位列第242位,比2011年度排名晋升86位。
2012年4月19日,《福布斯》杂志公布了最新“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排行榜(Forbes Global 2000),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第八度入围,全球排名第100位,在中国内地入围企业中排名第8。
2011年7月7日,《财富》杂志2011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平安再次入选,位列第328位,比2010年度排名晋升55位。
2011年4月,英国《金融时报》公布2011年全球500强榜单。中国平安荣登107位。
所获荣誉
中国平安获得广泛的社会褒奖:连续十年获评“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连续七年获评“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连续六年获评“最具责任感企业”;三年获评“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杰出企业奖”。
2013年10月,世界高端品牌传播服务集团WPP旗下权威调研公司Millward Brown发布的2013年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名单中,中国平安位列第84位。
2013年7月,中国平安连续第七次蝉联亚洲著名公司治理杂志《CorporateGovernance Asia》公布的“亚洲企业管治大奖”,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连续第三年荣获“亚洲企业董事奖”。

2013年7月,中国平安第七次连续荣获亚洲知名公司治理期刊《Corporate Governance Asia》颁发的“亚洲企业管治大奖”,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亦连续第二年获得“亚洲企业董事奖”。

2012年,中国平安荣获国际著名财经期刊《财资》(The Asset) 2012年度“3A企业大奖―白金奖”,成为唯一一家连续四年获奖的保险公司。
2011年1月,国际著名财经期刊《欧洲货币》(Euromoney)发布2011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公司排名,中国平安连续第三次获得亚洲最佳管理保险公司称号,也是2011年亚洲地区唯一一家上榜的保险公司。
2010年12月,中国平安在《投资者关系期刊》(IR Magazine) 2010年度大中华区大会暨颁奖典礼上,荣获“最佳投资者关系-首席执行官”“最佳投资者关系网站/网络传播”及连续获得“最佳投资者关系-非国有企业”三项大奖,成为唯一一家获奖的中国保险公司。
2009年12月,“2009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在上海揭晓。中国平安被评为“2009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杰出企业奖-社会贡献奖”。
2009年11月,“2009年度最佳社会责任报告大奖”在北京揭晓,中国平安首次发布的2008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72.09分的最高得分位居所有A股企业之首,成为本年度最佳社会责任报告。
2008年12月,由国际知名投资者关系期刊IR Magazine主办的中国大陆投资者关系奖项在京揭晓。中国平安荣获大市值、非国有企业组别的最佳企业管治等四项大奖,并成为入选企业中唯一的保险金融集团。
2008年8月,著名商业期刊《福布斯》中文版发布针对中国大型非国有企业的2008“中国顶尖企业榜”,中国平安首次入榜即位列第一。
2007年11月,在被誉为亚太地区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荣誉和威望象征的“亚洲保险行业奖”评选中,中国平安作为唯一入围的中国保险公司,荣获2007年“最佳社会责任大奖”。
2007年6月,中国平安被亚洲知名期刊“Corporate Governance Asia”及亚洲企业各界联合评为“亚洲企业治理2007年......>>

问题九:加入平安保险公司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从事保险行业需要持有保险代理人执业资格证书,这个你入职后会安排你参加考试的。学历要求大专。其他方面,你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拥有良好人脉会使发展更快一些。
现在的平安保险公司状况如何,去上班是否可靠?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几个中国平安的案例;第二部分是该行业的基础介绍、内部架构(为孩子选择行业时可以参考);第三部分是收入待遇情况。已了解的读者可直接跳至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几个中国平安的案例
小A:我是2019届会计学毕业生,离校已近一年。我想分享一下在中国平安的经历。我专业是会计,但第一份工作却是在某安,到现在已经差不多8个月了,准备离职。附上当初的面试通知:
起初是以招聘会计助理的名义把我骗进去的,现在你们也要注意了,某安公司目前招聘时不仅会用本公司的名称,还会用股票、某安证券、某安银行等高大上的名字,这是我目前在某安负责招聘的行政同事告诉我的,但如果你不是抱着做销售的初衷,一定需要注意了。
其实,无论公司用何种名义招聘新员工,最终都是做电销人员。后来我才知道,招一个新员工有200元提成,新徒弟下线支付一张单子,师父就有500元提成,然后每天都会进行各种洗脑。说实话,我当时电话营销的业绩并不差,但最终还是选择离职,原因如下:一是对嗓子伤害极大。每天要求3个小时的通话时间,电销其实很不容易的,要在电话里让人买单,除了运气以外确实需要能力,但长时间的拨打,嗓子已经受损,声音不再清澈,甚至有点沙哑。二是不断打破朋友圈底线。就算你有了业绩,团队长也不会放过你,为了拿方案不断要求你购买水单(所谓的水单就是让你朋友购买假的单子,最后又退,过程非常麻烦,要补各种质检,而且要求你朋友提供银行卡、身份证、电话号码,水单一录,朋友所有信息全被收入某安系统),这需要对你多大的信任。现在朋友圈已经被我搞得乌烟瘴气,非常愧疚,我从下团队到现在被逼着购买了几十个单子,至少有近20个,而且购买水单需要用钱,这笔钱需要你自己出,不是几百块钱就能解决的,1月28号再次被逼着购买了一张4000元的单子,团队长还威胁你不要退。退了让你承担各种后果。三是如果你没有业绩,团队长会逼你写检讨。每天800个字,这是我们团队的要求,会给你一通别人支付成功的录音,让你听,一字不落地全部写下来,抄录音是家常便饭,经常抄到凌晨两三点。四是欺骗客户,良心不安。促销手段非常过分,产品过度包装,利用高端身份转型,告诉客户转型成功后可以免费领取洗车券,车险打折,存钱没有影响还可以白送一份保险。后期我手上成交的客户找我,发现这些所谓的高端客户福利待遇根本就没有,后来才发现,寿险部门也根本不能办理车险,我无法实现当初的承诺,被人说骗子,内心非常难受,因为我也是被骗的,当初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假的,在我手上成交的客户还有老师的,非常惭愧。
小B:我入职时间不长,就讲讲我从入职到现在的感受。总的来说,是不开心。
我是今年3月13号入职中国平安,面试的是质检专员,面试时那个人介绍了公司文化背景等,最后说质检岗位但签的合同是销售,还给我保证虽然是销售合同但做的确实是质检岗位,当时想着平安毕竟是世界500强,应该不至于骗人,所以就答应去上班了。后来才发现,只要是个人大专学历去面试都能过,感觉他们真的是极度缺人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们那个城市的中国平安缺人。

我是今年3月13号加入中国平安,应聘的是质检专员。面试时,那位负责人向我介绍了公司文化背景等事宜,最后告诉我质检岗位的合同是销售,但他向我保证,尽管是销售合同,但实际上做的确实是质检工作。当时想着平安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应该不至于骗人,所以我就答应了去上班。后来我才发现,只要是个人大专学历去面试,都能通过,感觉他们真的是极度缺人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们那个城市的中国平安缺人。

入职后,大约一周的培训,在酒店的会议室进行,人很多,没有桌子只有凳子,一直坐着。培训期间有几次考试,没有详细讲解保险专业知识,只是大致介绍了一下公司目前销售的几种保险。培训结束后,大家还是一脸茫然。培训期间和周围人聊天,发现很多人表示不做销售,面试的是其他岗位,推荐人也承诺回到公司后就会做自己面试的岗位。但是培训时,有个姑娘因为每天都问她的推荐人这个问题,导致推荐人确实没办法回答了,就直接告诉她,回到公司前期都是要做销售的,然后才能回到自己的岗位,然后就有很多人走了。我也不放心,问我的推荐人,他们团队确实缺质检,我去就是做质检的,再三保证,我又相信了。现在想起来,真的傻。

虽然说是早九晚六,但实际上晚上八点过就要到,到了就是听录音抄录音,也就是学习,下午也是,基本上七八点过才能下班。我被派入团队后,并没有让我做质检的工作。后来我才发现是让我做电销。我就想着要辞职。师傅帮我提交了流程,但是一直没有审批,我又去找团队长,这次告诉我去找行政,结果行政又告诉我辞职要和自己的直属领导说,我又去找团队长,结果又让我去找经理。反正就是很困难。

小C:我是在平安的省公司,省公司就是二级机构了,如果是内勤正编待遇还是有保障的。但是平安除总部外的内勤大部分都对待遇不满意,因为与你的劳动完全不成正比:平均每天工作十余个小时,每小时时薪也就二十几块钱,比工地的力工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工资单价不高。

整个公司的加班文化非常严重。规定是五点半下班,但几乎没人走。六点半走还会被领导觉得工作不饱和,七八点很正常。就算完成所有工作也要装模作样。领导总会发朋友圈表扬加班到十点多的同事呢。这个我就很不能理解了。回到家手机也没办法消停,群里永远消息不断。节点时候常常半夜零点还要出数据给领导看。反正就是加班加班加班!不加班就是工作不饱和!感觉没有人关心效率高不高,领导只会看见你加了多少班。

年底考核依旧是领导喜欢谁就给谁好的评级,新人永远最后。很多人在平安时期吃了领导不少大饼,后面才发现是自己太傻太天真。所以整天加班也得不到什么回报,公司员工的离职率就高一些。

第二部分行业的基础介绍
在平安工作能赚钱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个人销售能力出众,完全没问题。我主要指的是销售。人事方面想每个月赚大钱不太可能,人不好招,按赚大钱的标准,每个月至少得凑齐个篮球队吧,哈哈哈。但是很多人听到平安就不想来,因为平安给外面的感受就是无尽的卖保险和洗脑。

岗位分为内勤和外勤
平安公司旗下的分公司很多,分为:电销,内勤,外勤。

电销,电销很好理解,就是每天给员工分配一些名单去拨打电话销售保险。

内勤的话,就分比较多的序列了,职能、科技、专业等不同序列,待遇不一,但同样工作量比较饱和,学习和沉淀的多,视野和经验都是超前其他保险公司,相比外勤,内勤在业内的“黄埔军校”更受同业认可,比如平安的存量业务就那么大,放在这你日常的工作基础池就大,其他公司考虑1,你要考虑10,同时跟国寿对比,你还要更多考虑合规、服务体验和业务增长,考虑的多了,讨论和接触的就多了。但也不可否认的,船大难调头,工作和业务上的灵活性少了。

外勤的话,了解不多,基本就是做业务。什么业务,当然就是保险的销售了。包括老客户的维护,新客户的拓展,新产品的推广等等。但平安对代理人的管理、培训是非常成熟的,如果有兴趣做销售,可以在平安入门,整体来说,个人觉得,外勤的首选不是平安就是友邦,前者成熟、综合金融、超前,后者发展高端客户为主空间大,虽然都骂平安,但是平安出去的人是受到市场的追捧。

从人员用工上来讲,内勤是指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公司缴纳五险一金),外勤是指签订代理合同的人员(相当于只是代理公司的产品)。

任何人在团队都需要为团队的销售额做贡献,即使你是人事岗,所以抱着我是人事所以可以不干销售的想法是不行的,即使你的团队长不催促你,营业部的人也会要求你开单,(有时候甚至为了领导的开单率而被迫开单)如果遇见好的团队长或领导,也许可以帮你准备一些单子应付,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在一个销售团队,没有出单是很有压力的。

人员流动极大,进而造成离职困难
我就通过个案来讲讲吧。一旦你权限下派了团队,你辞职都不会那么容易的,我目前所待的团队小伙伴都很好,但是团队长人品很差,绰号是整个部门里面的万金油,为了达到利益不择手段,每离职一个小伙伴他都会至少吃一个月的空饷,也就是没有一个月是办理不下来的,因为他在你走之前还会拿你那个月的钱,同时和出勤卡会找人帮你打满一个月,钱最后流入他的口袋。

我则以具体案例为大家阐述一番。一旦你授权派遣了团队,你辞职的过程便会变得颇为艰难。我目前所在的团队伙伴们都很出色,然而团队负责人的人品相当不佳,他在部门里被戏称为“万能胶”,为了利益不惜采取极端手段。每当有团队成员离职,他至少会侵占一个月的空饷,也就是说离职手续不会在一个月内办理完成,因为他在你离职前还会拿走你那月的工资,并且会找人帮你打卡,使你的出勤记录完整,最终这笔钱会落入他的口袋。

在提出离职后,离职手续已经办理了一个月,但离职手续仍未完成。在我离开之前,他对我百般刁难,让我去执行最糟糕的任务名单,我在提出辞职的第二天原定的任务名单就被抽走,被迫执行最差的任务名单,即无人愿意接手的任务,面对的是那些不相信保险的客户,他们被分配到的是车主名单,也就是购买过平安车险的老客户。他还要求每天通话时间最短的人写好几百字的检讨,毫无疑问,那个人就是我。

那么,人员跳槽后都去了哪里呢?
他们大多去了同业。有句话这么说,中国的保险公司都是平安的。主要是平安的内勤,尤其是组训,是业内保险公司非常青睐的招募对象,3到5年资历的前线组训在市场上非常抢手。总体来说,中国平安是保险行业的“黄埔军校”,培养出的人才。

在二三线城市,平安人寿的高管几乎都是年轻人,因为工资体系整体水平较低,难以留住人才!不过,在平安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大多数人在平安发展几年后就会跳槽到同业,从事相同的岗位,收入会有大幅提升!一位工作了十年的内勤员工,负责筹建三级机构的老员工,开设了好几个网点,年年绩效排名靠前的人,收入都非常低,准备离职跳槽到同业,降级上岗的工资都比现在高很多!

第三部分:收入待遇情况
薪资情况
每个人的基本工资与你的岗位有关。岗位工资大约在3至4千元每月,为你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其余部分则是每月的绩效提成,按照每月销售的保险提成计算。

至于年终奖,其多少取决于:你所在机构当年的利润、你当年的在职月数和你的绩效排名。
机构当年的利润:即你在的机构当年所赚取的利润,年终奖与这些细节挂钩,由团队的负责人和队伍负责。
在职月数:这个很好理解,即你一共在职了多少个月。一般平安对于在职月数多的员工绩效会更高一些。
绩效排名:年末,你的上级单位主管会对他所管理的条线平级员工按照他们对公司的贡献度进行排名。如果你的团队排名靠前,比如占比5%,你将获得较高的绩效。每个排名的比例对应一个档次的绩效。
老詹多嘴的话,中国平安的年终奖有时发放得不是特别准时。特别提醒,部分内勤员工的年终奖往往拖到第二年的三四月发放,并非公司没钱,而是故意拖延,可能是习惯如此。

另一方面,保险销售人员很少,离职率也很高。每个销售团队需要不断拓展下线,持续进行销售。下线越多,自己的岗位和级别越高,收入也随之提高。

结语:如果你,愿意在中国平安工作吗?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去中国平安工作吗?许多岗位都是在做保险销售,你愿意吗?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