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国企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改了有啥用?
【文章开始】
富国国企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改了有啥用?
你知道吗?中国最赚钱的公司前十名里,国企占了七个。但奇怪的是,老百姓总觉得这些"巨无霸"效率低、服务差。这到底是为什么?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国企改革这个事儿。
国企为啥非得改革不可?
先问个扎心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行业,私企活蹦乱跳,国企就死气沉沉?这事儿得从根儿上说。
- 历史包袱太重:很多国企还活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个岗位三代人接班不是笑话
- 效率魔咒:数据显示,国企人均产出只有民企的60%左右
- 创新乏力:除了几个垄断行业,国企在新技术领域几乎没啥存在感
不过话说回来,国企也有苦衷。要养那么多退休职工,要承担社会稳定责任,私企可以裁员求生,国企行吗?
改革到底在改些啥?
核心就三件事:让国企更像企业,而不是衙门。
混改:给国企"换血"
- 引入民企股东,比如联通混改引入腾讯、阿里
- 员工持股,让打工的变成主人翁
- 但有个问题:国资控股底线到底该设多少?51%?34%?这事儿专家也吵翻天
三项制度改革:动真格的
- 干部能上能下:去年某央企一次性免职37名中层
- 员工能进能出:中石化去年裁员超3万人
- 收入能增能减:现在国企高管年薪差距能拉到10倍以上
管资本代替管企业
- 国资委不再事无巨细什么都管
- 重点看投资回报率这些硬指标
- 不过...具体怎么考核还在摸索中
改革效果怎么样?
看几个硬核数据:
- 央企利润总额5年增长40%
- 世界500强国企数量从33家增加到49家
- 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过15%
但是!老百姓获得感还是不强。为啥?因为很多改革还在"深水区"扑腾:
- 垄断行业改革进展缓慢(说的就是你,石油电力)
- 僵尸企业还在靠输血活着
- 市场化选人用人还是走走形式
未来路在何方?
改革就像骑自行车,慢了就倒。接下来可能要在这几方面发力:
啃硬骨头
- 电网、铁路这些"硬核"垄断行业怎么改?
- 或许暗示:拆分业务板块可能是条路子
创新驱动
- 看看人家韩国三星怎么从山寨厂变成科技巨头
- 国企研发投入不少,但产出...你懂的
监管转型
- 现在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 具体怎么把握这个度,说实话我也没想明白
最后说点实在的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肯定要动某些人的奶酪。但不变行吗?在全球竞争这么激烈的今天,国企要是还端着铁饭碗混日子,最后吃亏的还是咱们老百姓。
想想当年的东北国企,风光的时候一人上班养活全家,后来呢?改革这事儿,晚改不如早改,假改不如真改。虽然过程肯定疼,但长痛不如短痛,对吧?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