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国联水产上市背后的战略布局

深度解读:国联水产上市背后的战略布局

深度解读:国联水产上市背后的战略布局动向

展望2022年,在生猪产业饲料需求不断向好的背景下,饲料需求将在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生猪价格从2015年低点13.5元/千克持续攀升至2018年的每斤29.4元,涨幅超过20%。在生猪养殖周期中,成本抬升是行业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

公司选择提前做好减量

截至2022年3月底,生猪公司已经申请发行了保荐项目,共涉及1000家,其中非上市公司约800家。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司在积极布局新三板的同时,也更要通过经纪业务和场外期权等业务不断创新。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公司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进行风险管理和融资,但是需更加精细化的流程管理和风险控制。

如今,市场普遍认为,有两项主要的探索:一是将成本收益率逐渐与养殖成本收益率逐级摊薄的方式转型为以猪周期为标的的低风险管理公司;二是推动通过租赁模式的低风险管理公司。

对此,行业分析师唐川告诉记者,中国头部养殖公司风险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利用期货工具规避未来出栏生猪价格下跌风险,有效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降低整体饲料成本,特别是避免猪价波动带来的影响,因此,通过期货工具,可以进一步实现公司低成本的融资目的。

上半年我国期货市场取得了长足进步。对于生猪养殖公司而言,保险+期货在风险管理上更加重要,更加有效果的服务实体经济。

江海粮油禽蛋研究员梁永慧告诉记者,生猪养殖公司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养殖公司,现在已经持有了40万头生猪期货空头头寸。因为疫情形势仍不明朗,加之今年猪价下跌的影响,公司不得不以更低的价格出售生猪期货。此外,生猪期货上市也可让生猪养殖公司“活”,更加高效地进行管理风险。

生猪期货上市初期,大商所根据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生猪期货交割流程,逐步引入更加多的活猪品种,为养殖公司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据他介绍,生猪期货上市后,大商所充分调动发挥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通过交割增加公司的购销成本,降低公司在现货经营中的经营风险,保障养殖利润。同时,随着生猪期货上市,生猪养殖公司可根据自身生产情况灵活运用期货工具,规避现货经营中的经营风险。

金信期货生猪养殖研究员宋从志告诉记者,生猪期货上市后,生猪养殖公司不仅仅可利用期货工具稳定生产,而且可利用场外期权和基差贸易规避风险。从公司经营实际来看,生猪期货运行模式日趋成熟,上市以来的价格走势基本与现货价格趋于一致,为养殖公司提供了更加有效果的价格发现及风险管理手段。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