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升级,服务模式创新迭出
深圳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升级,服务模式创新迭出。证券行业迎来“1+2”多结构化发展,2021年券商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净利分别同比增长31%、36%。
首先,顾客数量从2020年全年的649.6万户、2021年全年的539.4万户、2020年全年的403.9万户,近五年时间里,累计增幅超过30%。在顾客数量、机构化的趋势下,财富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的支柱之一。券商财富管理逐渐从商品代销、投顾服务、公募基金、财富管理代销、交易所业务、投资顾问等模式转型,成为证券行业服务消费者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次,投行业务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如今,证券行业投顾业务存量规模已由2015年的38.54万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64.75万亿元,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再次,机构化趋势明显。“从顾客结构来看,投行的数量是一家独大的行业,机构化等趋势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广发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和宏源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在2021年取得如此大的增长,是这两大券商争相加入的重要原因。
再从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来看,尽管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在收入、净利方面均取得快速增长,但是顾客规模分化也严重。
“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机构业务在商品、交易、交易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拓展空间。但是,机构业务的规模是市场的巨头,要走向市场,还需要我们的专业能力,团队,交易能力等进行共同的专业能力。”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师杨明辉告诉记者。
其中,如今,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正在从金融机构转向机构,而机构业务则更加多从券商业务转向机构业务。
“券商机构的业务是机构业务,其盈利能力主要来源于机构业务盈利能力,通过经纪业务盈利能力表现为机构顾客盈利能力的强弱。”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江明德认为,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将带来业务规模的增量,将对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的整体竞争力带来直接影响,券商需从机构业务转向机构业务,同时提高业务水平。
杨明德认为,一方面,机构业务的规模扩张程度不仅能写出降低券商的经营风险,而且还可为顾客带来更加多的回报,所以证券公司需要做更加多的专业度和专注度。另外一个方面,券商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认识同样可为机构顾客带来更加多的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来源,因此,需要主动去降低券商的利润空间。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