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券商拥抱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提速
深圳券商拥抱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提速
平安证券称,经历两年多的努力,深圳券商数字化转型加速,成为互联网大厂,招商投行、科创投行、资管、创投、科技、区块链、小资管、三类金融机构的重要合作伙伴。
行业需求不断增长,投行拥抱金融科技
深圳证券业年报显示,深圳成立了以投行、投行、资管、创新投行为主的独立券商集团。2017年,深圳证券公司在全行业共完成新增一系列投资项目,总计约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
数据显示,深圳成立的前9年,深圳证券行业投资者管理资产规模为3.38万亿元,市场份额超过32%,是深圳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在2019年投资者数量为7.88亿。
深圳的资管业务规模达12万亿元,投资者类型更为多元化。中信证券2020年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营业收入位列前三位,华泰证券2021年营业收入26亿元,排名第二,比上年增长20%,招商证券、平安证券也分别达到27%、32%,此外,中信证券管理的券商营收还达到2亿元,排名第一位,东方财富证券2021年营业收入达到约27亿元,位居第四,其资本实力和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业内人士表示,深圳分业经营的重要背景是,公司在业务开展上进入突破阶段。今年,深圳证监局提出要聚焦重点领域,抓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构建创新型、专业化的资本市场体系,实现全面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但在投行业务方面,深圳证券业更加关注人才和技能方面。深圳证券业近些年来人才缺口较大,一方面是技术人才培养,同时亦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能力和能力。尤其在技术层面,深圳证券业的技术人员工资是最高的,需要在业内大力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才会让公司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更加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业务水平。
中金公司高管表示,长期看,深圳证券行业人才储备足够,但公司的经营模式也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相匹配,这就意味着,在本次上市后,将采取优化员工激励方式,为投资者的回报率创造最大化的优势。
近期的券商股已经获得了基金经理和券商高管的青睐,包括中原证券、太平洋证券、东吴证券等在内的十几家券商如今已经获得了基金经理和券商高管的青睐。如今的位置,不少券商高管会选择直接或间接参股上市公司来扩大规模,打造大中型央企。
国金证券高管也表示,资本市场未来将在结构上再度得到持续优化,未来央企上市的资本运作也许会非常活跃,管理层在资本市场上的话语权也会更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