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人民币汇率走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欧元人民币汇率走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欧洲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消除,欧洲各国主要国家政府将停止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此时再支持中国的公司负责人要还是本国公司,其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明显。
第二阶段:在此阶段货币政策和经济时政政策的协调下,欧洲央行在宽松货币政策方面总是保持高度宽松,欧元汇率走势不强。此时资金利率下降,对中国公司的资金影响不大。
第三阶段: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也在开始,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进入尾声。由于美联储在最近一年保持了宽松货币政策,由于其债券购物计划与2013年的宽松政策相对比不太容易,因而会直接影响到欧元兑美元的汇率走势。
第四阶段:在金融危机以后,欧洲经济前景将明显好转,欧央行和欧洲央行开始了退出宽松政策,这时候国家常常都会加大资金的投入,不论是货币当局还是民间部门,都会买入一定的货币,可以支撑经济增长。
第五阶段:全球经济在外部问题缓解以后,各国政府也会考虑控制货币增发。因此从金融危机以后,各国央行有大可能开始加大货币增发力度,刺激经济,利好整个经济。
第六阶段:进入2020年,全球贸易和美国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国际货币增发和利率都出现下降,但是在低基数条件下,贸易和美国利率依然保持在低位,美元汇率趋于稳定。从中长期来看,受美元走弱影响,美元指数的走势明显弱于大多数其他国家,导致全球商品价格不断走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
第七阶段:2020年尾开始全球经济逐步进入下行,全球货币供应增速加快,各国政府在货币发行和回笼之间有了较好的衔接。各国各国政府加强了经济时政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协调,陆续出台了更加多刺激经济政策,利好资产价格,带动金融市场风险偏好。
第二阶段:2021年尾开始,全球经济复苏在较快的时间段,大宗商品价格受到抑制,而中国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逐步开展。随着国内的复工复产逐渐展开,需求进一步释放,商品市场出现上涨。
第三阶段:2021年尾开始,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经济复苏处于低位,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减税、转内销政策,促进生产,对于消费品价格的拉动作用明显。
但是在这一旅程中,这过程中大宗商品需求的复苏在缓慢的走弱,特别是受到全球流动性收紧,经济增长较慢的影响。因此中国的GDP在2021年上半年处于低位,预计到2022年经济下行趋势的拐点或将出现。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