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场:三年牛市真的要来了吗?
棉花市场:三年牛市真的要来了吗?本质上,最近在棉花方面,一直处于两难的境地。因为我国棉花供求关系不断恶化,自2014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国内棉花市场,商品市场上,农商品的的牛市进入尾声,棉花市场泡沫亦是纷纷破灭的。国内棉花市场可以经历一年多的牛市吗?从最近些年的历史来看,棉花市场的牛市确实势头不错。
2014年年底,市场上传出了棉花产业公司在纺织和服装行业做长时间的长时间的棉花收购和加工工作,但当时的棉花市场供应能力并不足以支撑如此高的价格,导致棉花库存的大幅攀升,同时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内也出现了强于美国的棉纺织行业。据传闻,近些年来我国棉花供给能力开始不断萎缩,2017年国内棉花消费量仅有1966万吨,国内棉花产量基本上是在2000万吨左右,这使得国内棉花市场供应压力不断加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今年棉花种植面积继续下滑,导致棉花产量下降,棉花的价格重心持续下移。自2014年12月以来,棉花价格一路震荡上行,3年半的时间里,棉花市场始终处于跌跌不休的状态。这也正是国内棉花市场供应压力增加的原因之一。
在棉花市场上,一方面,供求矛盾越发凸显,这使得棉花的种植面积和库存量不断降低。这也为棉花加工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了压力。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2014年10月,新疆地区棉籽出厂价格为2928元/吨,较上月下降22元/吨;棉花平均出库价为2448元/吨,较上月下降68元/吨;棉粕出厂价格为2802元/吨,较上月下降28元/吨。其中,棉籽出厂价格降幅较大,棉粕出厂价格降幅较大。而棉籽和棉油出厂价格下滑,棉籽出厂价格降幅偏大,这直接导致棉籽生产成本、商品销售成本增加,进而冲击了棉花市场的生存环境。
另外一个方面,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和收购进度的缩短使得棉花收购、加工公司对棉花收购的积极性下降。截至10月25日,新疆地区累计收购棉花1477.3万吨,同比减少39.3万吨,减幅12.5%;累计加工棉花1114.3万吨,同比减少145.3万吨,减幅14.6%。而且,截止至如今,新棉销售进度已经接近尾声,预计新棉上市前,棉农的收购意愿会更低。预计收购进度慢的地区棉农将更青睐于优质棉花,因此销售进度和销售进度的缩短对于棉价上涨也产生了抑制作用。
综合上面所述,棉农要把握政策,靠运气,等待种植的时机,以提高销售价格和利润。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