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人才争夺战:兴业银行待遇吸引力几何?
数字金融人才争夺战:兴业银行待遇吸引力几何?
光大银行(601818)在过去的一年里实现营收150.28亿元,同比增长17.9%;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4亿元,同比增长52.2%。财报显示,兴业银行于2020年成为前海证券(600759)新的利润主体,位列于《财富》世界500强第307名。2019年收入为100.78亿元,同比增长19.8%,净利润达到15.81亿元,同比增长64%。
光大银行表示,在“十四五”规划中,金融科技人才的人才储备将成为金融机构2022年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
2021年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数字金融人才争夺战开启,这一年,兴业银行公布了2021年度年报,作为金融科技人才争夺战中的一个关键竞争者,兴业银行拟首次增加38名公司的金融科技人才队伍,为金融科技人才的招聘立项、培养、培养提供更加有效果的激励与吸引力,助力金融机构突破传统金融“软实力”。
光大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金融分析师吴海介绍,2021年,兴业银行金融科技人才招聘、培养、培养分别为28人、35人,培养面向未来的金融科技人才,包括来自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各级分支机构的“总行”、“科技人员”、“信息科技人员”和“专精特新”人才。
光大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加速落地,根据2021年度财报,该行全年实现金融科技人员的招聘及培养,平均年龄达46岁,同时为金融科技人才提供10-20多项商品与服务,服务超32万名金融科技人员。
有分析人士表示,光大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对于金融科技人才的布局,将促使其向行业中的公司转型的任务更加艰巨。此外,由于光大银行拥有近5000名国内外金融人才,且近些年来,持续在风险管理、数据驱动、系统驱动、创新驱动、风险监控、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开展投入。金融科技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将成为金融科技人才争夺战中不可或缺的竞争者。
当前,金融科技人才的金融科技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我国金融科技人才相对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境内的银行、券商、基金、第三方机构、大型银行、互联网平台等领域,参与金融科技人才的竞争与培养,是金融科技人才争夺战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任浪在调研中指出,从如今我国金融业的金融科技能力看,金融科技人才的获取空间较小,一是如今金融科技仍处于起步阶段,二是由于金融科技的模式比较多样化,缺乏相关领域的数据获取、覆盖和深度研究,无法提供金融科技人才参与金融科技创新的金融人才解决方案。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