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钢坯价格走势分析与市场观察

【文章开始】

今日钢坯价格走势分析与市场观察

你知道今天钢坯市场最让人揪心的是什么吗?不是价格跌了,而是明明有些地方该涨,却好像被什么东西拖住了腿,就是涨不动。这市场到底怎么了?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

钢坯价格今天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数字吧。今天钢坯价格整体来看还是 “稳中个跌” 为主,迁安地区的普方坯结算价在3040元/吨左右[citation:1]。不过各地情况不太一样,像银川市场前几天还稍微反弹了一下,但终究因为成品钢材库存太多,价格又被压回来了[citation:2]。

有意思的是,虽然价格不太行,但钢厂利润其实还行,特别是那些长流程的钢厂,还在趁着季节性需求窗口提高产能利用率。不过现在行业整体都在搞“快产快销”,生产节奏保持得很紧,就怕库存积压[citation:1]。

为什么钢坯价格就是涨不上去?

其实原因挺多的,咱们掰开看看:

  • 需求跟不上:终端那边补库的意愿不强,市场成交比较低迷。再加上好多地方下雨,进一步影响了需求,商家大多在观望,比较谨慎[citation:1]。
  • 原料也在跌:炼焦煤、铁矿石这些原料的价格也在走弱。工信部等部门还在加大铁矿石、炼焦煤等原燃料的保供稳价力度,这无疑给成本端带来了压力[citation:1]。
  • 库存压力大:唐山地区的钢坯库存一度增到了142万多吨,库存降不下来,价格想上涨自然就难了[citation:8]。
  • 宏观情绪影响:美国通胀存在上行风险,虽然美英就关税协议达成了暂时一致,风险有所缓和,但后续的关税谈判还是会影响到通胀的时间和幅度,这种宏观情绪难免会反复,需要谨慎对待[citation:1]。

不同地区的钢坯价格有什么差异?

钢坯价格可不是全国统一的,不同地方因为供需、运输成本啥的都不一样,价格自然有差异。

西北市场比如银川,之前废钢价格还算平稳,供货商见价格不怎么涨,出货就积极起来,市场废钢流通好转,钢厂也开始补库。钢坯价格经历短暂盘整后曾有过回调,当时钢厂利润还行,对废钢的需求有所增加[citation:2]。

长沙那边的螺纹钢主流价格报过3120元/吨,现货价格阴跌10-20元/吨。这主要是受到省外低价资源的冲击和自身出货压力的影响,市场看空情绪加重[citation:4]。

地区差异主要源于本地供需、资源流通和政策执行力度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哪些因素在影响钢坯价格的波动?

钢坯价格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可以归结为这么几个:

  • 原材料成本:铁矿石、焦煤这些原料的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钢坯的生产成本。现在港口焦煤成交有所放缓,钢材现货价格下跌,高炉利润收缩,市场观望情绪浓[citation:1]。
  • 下游需求:建筑、制造业这些下游行业的需求变化是关键。现在制造业排单回落,加上市场情绪不佳,市场终端成交一般,商家按需补库为主,投机性需求减弱[citation:1]。
  • 政策和环保:环保政策趋严会让一些小型钢厂减产甚至停产,从而影响市场供需平衡。比如工信部等部门加大保供稳价力度,支持钢铁企业与上游企业签订长期协议,这些都会对价格产生影响[citation:1]。
  • 国际市场:全球经济的波动、贸易政策的调整(比如韩国钢铁出口受挫,美国恢复关税等)都会间接影响国内市场[citation:5]。
  • 市场预期和情绪:贸易商和终端用户的预期和心态很重要。现在市场预期偏弱,贸易环节维持低库存运营;同时钢坯供应端,尤其是可交单钢坯资源供应紧张,钢厂排产周期延长,资源流入市场的速度慢,这让库存和价格的关系变得更复杂[citation:8]。

未来的钢坯价格会怎么走?

对于后市,市场看法目前好像不太统一,但短期内可能还是 “稳中偏弱”

有观点觉得,等这波回调修复之后,或许还有上涨的机会。毕竟钢铁行业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这时候最该做的可能不是跟风杀跌,而是整理行囊,准备迎接新的机遇到来[citation:1]。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得看后续的政策支持和内需表现到底怎么样。

另外,一些外部因素也值得关注。比如甘其毛都、策克、满都拉这三大主要进口口岸会在10月1日至7日因为国庆和中秋双节闭关,这可能会对蒙煤进口量产生影响(同比下滑了9%),进而可能对相关成本产生影响[citation:1]。虽然短期内价格承压,但中长期走势还要看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和下游需求的恢复情况


面对这种市场,该怎么办?

在这种波动比较大的市场里,无论是钢厂、贸易商还是下游用户,都可能觉得有点难。

  • 对于钢厂来说,可能需要更灵活地调整生产和库存策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放式生产了。
  • 对于贸易商而言,信息和人脉好像变得更关键了,得快人一步掌握市场动向,同时管理好库存和资金风险。
  • 至于下游用户,比如那些调坯轧钢厂,可能得更谨慎地采购,按需来买,避免囤积太多库存导致被动。

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市场需求变化,可能是眼下比较稳妥的做法。虽然市场情绪偏空,但一些积极的因素,比如政策偏宽松的预期,或许也在慢慢积累[citation:1]。不过,这些因素什么时候能真正发挥作用,能发挥多大作用,可能还需要再观察。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