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钢铁市场行情:挑战中寻找新出路

【文章开始】

2025年钢铁市场行情:挑战中寻找新出路

钢材价格为啥老是上不去?钢厂说亏本,为啥还在拼命生产?这可能是很多关注钢铁行业的人心里的疑问。说实话,2025年的钢铁市场就像最近的天气,一时晴一时雨,让人摸不着头脑。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看看钢铁市场到底怎么了,未来又会往哪儿走。

# 当前市场表现:跌多涨少,心态凉凉

先看看最新的市场数据。到2025年9月24日,A股钢铁板块指数收在2404.35点,虽然比前一天微涨0.95%,但整体感觉还是疲软[citation:4]。期货市场上,螺纹钢主力合约在3200元附近挣扎,这个价格比几年前低了不少[citation:2]。现货市场呢,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在3625元左右,和去年同期比变化不大,但细分品种差异明显——比如长材价格还微涨了点,而型材和管材则跌了3-4%[citation:2]。

这种分化说明不同钢材品种的日子好坏不一。建筑用的长材可能因为基建项目支撑还能稳住,而工业用的型材和管材需求可能真的不太行。

# 供需博弈:生产不少,但需求跟不上

钢铁市场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供给和需求的拉锯战。

先看供给端:2025年1-5月,全国粗钢产量4.32亿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citation:2]。产量确实在降,但幅度不大。有些地区比如西南,产量甚至还在增,结果亏损最严重[citation:2]。这有点让人费解,明明不赚钱为啥还生产?或许有些企业是为了保市场份额、保就业,或者单纯就是停机成本更高?

再看需求端:情况不太乐观。房地产作为用钢大户,表现持续低迷。2025年1-5月,房地产建筑工程投资下降了12.6%,新开工面积更是大跌22.8%[citation:2]。虽然政策一直在刺激楼市,但从卖房到真正带动钢材消费,需要时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长还不错(分别有10.4%和8.5%),但完全抵消不了房地产的下滑量[citation:2]。

出口方面成了重要支撑,1-5月钢材出口同比增长8.5%[citation:2]。但国外贸易壁垒也在增加,比如美国对中国钢铝产品加征关税,虽然直接出口美国的不多,但间接影响不小,可能影响约5000万吨的直接和间接出口量[citation:3]。

# 成本与利润:原料降价了,但利润依然薄

钢铁成本主要来自铁矿石和焦炭(俗称“双焦”)。2025年以来,这些原料价格都在降,特别是焦煤焦炭,跌幅较大[citation:2]。比如焦煤均价一度同比下跌38%[citation:3]。铁矿石价格也在跌,但幅度小一些,一季度均价同比降21%[citation:3]。

成本降了,钢厂利润应该好转吧?确实好了一些。2025年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citation:2]。但平均销售利润率也才1.97%,在工业行业中排名靠后[citation:2]。这就像“增产不增收”,卖得多不一定赚得多。而且地区差异很大,华东地区效益好些,西南、西北则亏损严重[citation:2]。

这种利润修复看起来有点被动,主要是靠成本下降带来的,而不是需求强劲拉动的,所以基础不牢固。

# 政策与行业转型:跳出“内卷”,努力升级

面对困难,政策和行业都在寻求转变。

政策层面,国家强调要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citation:2]。最近工信部等五部门还联合发布了《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目标是让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推动经济效益企稳回升[citation:7]。这释放了明确信号:不要一味追求量,要更注重质。

行业自身也在努力“反内卷”和转型。不少企业都在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努力。比如:
* 宝钢全球首发了极薄规格的高磁感无取向硅钢;
* 河钢唐钢推出了国内首款2GPa超级抗氢脆热成型钢;
* 首钢的汽车板、电工钢等高端产品盈利还不错[citation:2]。

这些例子说明,做高端特色产品,才能避开同质化竞争,获得更好利润。同时,绿色低碳也是大势所趋,比如氢能炼钢、电炉短流程等低碳技术应用比例在提升[citation:9]。

# 未来展望:路不好走,但总有希望

未来钢铁市场会怎样?短期看,预计需求还是偏弱,价格重心可能继续下移[citation:2]。房地产回暖需要时间,出口面临不确定性,虽然基建和制造业能提供一些支撑。供应端,产量可能还会小幅下降,但产能过剩的矛盾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

中长期看,行业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缺乏成本和产品优势的中小企业,可能会被加速淘汰,头部企业则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行业集中度会提高[citation:2]。未来企业的竞争,可能更多靠技术创新、产品性能、服务质量,而不是单纯拼价格。

那些能抓住新能源汽车用钢、高端装备用钢等新兴需求,并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企业,日子可能会好过些。

# 写在最后

2025年的钢铁市场,挑战不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行业正从以前的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这个过程肯定伴随阵痛,但也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对于企业来说,可能需要更精细地管理产能,更敏锐地捕捉市场需求变化,并持续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上投入。

虽然行情一时半会儿可能不会大幅好转,但那些能主动适应变化、找准自己定位的企业,应该能在行业调整中活下来,甚至活得更好。钢铁是工业的粮食,这个行业不会消失,但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存在和发展。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