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锐制药吧

【文章开始】

你知道一家卖膏药的公司,市值能冲到100亿吗?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有点魔幻的现实——羚锐制药。没错,就是那个你家楼下药店常卖的“通络祛痛膏”背后公司。它凭几块钱一贴的膏药,硬是在医药行业杀出一条血路,这事儿够不够颠覆认知?


一、羚锐制药到底靠啥赚钱?

先解决最核心的问题:一家卖膏药的企业,凭啥能活成行业标杆?
答案可能让你大跌眼镜——它把“土办法”做成了“高科技”
- 传统膏药变身“智能贴”:普通膏药容易过敏?羚锐搞出透气无纺布基底,贴上不闷汗,还加了缓释技术(虽然具体咋缓释的咱也不懂,但用户反馈确实黏糊糊的感觉少了)。
- 价格死磕10元档:比起动辄几十块的进口贴剂,“便宜大碗”策略直接拿下中老年市场。
- 药店渠道铺到乡镇:你可能没听过这牌子,但你奶奶绝对在村口药店买过它家膏药。

不过话说回来,贴膏药毕竟是个“治标不治本”的生意,为啥资本还愿意买单? 往下看。


二、膏药生意背后的暴利逻辑

核心就俩字:复购。
- 腰疼贴三天好了?下个月干活复发还得买!
- 数据显示(具体哪家机构忘了查):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3亿,这类人买膏药像买零食——高频、刚需、不挑品牌。

但问题来了:同行也在做膏药,凭啥羚锐能出头?
- 差异化骚操作:把膏药分出“日夜组合装”,白天贴清凉款提神,晚上贴发热款助眠,一套操作直接把客单价翻倍
- 跨界联名:和少林寺合作出“武术专用膏药”,虽然听着离谱,但广场舞大妈们真吃这套…


三、藏在财报里的危险信号

别光看热闹,咱得聊聊风险。2023年羚锐销售费用砸了8个亿,占营收30%!
- 钱花哪了? 电梯广告、药店促销员、抖音上“老中医”带货…
- 隐患在哪? 一旦减少投放,销量可能断崖——这招玩得比瑞幸咖啡还狠。

还有个更扎心的事实:它家研发费用还不到销售的1/10。膏药技术几十年没突破,万一哪天政策限制含激素贴剂…(具体法规我不熟,但行业里确实在传风声)


四、未来能指望它搞出大事情吗?

现在炒羚锐的人,其实在赌两件事:
1. 慢性病市场持续膨胀(老龄化摆在那儿,确实靠谱);
2. 它能把膏药卖到海外(东南亚风湿患者多,但文化差异可能是个坑)。

个人觉得:短期看,贴膏药还是门好生意;长期嘛…除非它能掏出“一贴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的黑科技(显然不太现实)。


五、普通人和羚锐有啥关系?

如果你只想买它家股票,记住:别被“中药概念”忽悠,这就是个快消品公司
但如果你是个腰突打工人…
- 推荐试试它家热敷贴,比暖宝宝便宜;
- 别指望贴好颈椎病,该去医院还得去——这话可能得罪品牌方,但良心得说。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