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康制药300267:这家药企凭什么逆势增长?

【文章开始】

尔康制药300267:这家药企凭什么逆势增长?

“为什么一家做辅料的药企,股价能5年翻3倍?” 这问题抛给10个股民,8个可能答不上来。但如果你拆开感冒药的包装,看到里面那层银色铝箔,或者输液瓶上的橡胶塞——这里头很可能就有尔康制药的影子


一、尔康制药到底是干啥的?

先别急着查财报,咱们用大白话捋捋:
- 主业是“药的包装工”:生产药用胶囊、铝箔、胶塞这些“配角”,但偏偏这些玩意每片药都离不开。
- 闷声发财型选手:不像创新药企天天上头条,但2022年营收19.8亿,毛利率35%,比很多卖成品药的还赚。
- 隐形冠军潜质:全国药用空心胶囊市场占有率超20%,输液用胶塞市占率第一。

问题来了:做辅料能这么赚钱?
——还真能。医药行业有个潜规则:辅料质量出问题,整批药都得报废。所以药厂宁愿多花钱买靠谱供应商,而尔康靠“稳”字吃了30年红利。


二、核心优势:藏在细节里的“护城河”

1. “卡脖子”技术不只在芯片

别看胶囊就是个壳,尔康的植物淀粉胶囊技术全球就两三家企业能搞。传统明胶胶囊(用动物皮做的)有宗教和过敏风险,而植物胶囊直接把市场缺口撕开了。

2. 绑定大客户等于印钞机

  • 合作名单包括国药集团、华润双鹤等央企,连花清瘟的胶囊壳也是它家的
  • 大客户占比超60%,虽然依赖度高,但反过来想——这些巨头会轻易换供应商吗?

3. 环保逼出来的机会

国家近年严打药用辅料污染,小厂纷纷倒闭。尔康早年砸钱建的绿色生产线,现在反而成了门槛。

不过话说回来... 辅料行业天花板低,尔康的增长空间到底在哪?


三、争议点:转型能成功吗?

最近尔康在折腾中药提取、生物制品,财报里“画饼”很美好,但现实骨感:
- 中药项目投产3年还没满产,具体原因年报里语焉不详(这里暴露个知识盲区:中药提取设备利用率到底受啥影响?)。
- 生物制品研发投入仅占营收2%,和动辄烧钱十几亿的创新药企比,更像玩票。

或许暗示:尔康的转型更像“防守”,而非真正开辟新战场。


四、未来盯紧这3个信号

  1. 大单品放量:植物胶囊如果能打进欧美市场,利润可能炸裂;
  2. 政策黑天鹅:万一辅料集采(虽然目前概率低),毛利率可能崩盘;
  3. 实控人动作:老板帅放文质押了40%股权,这操作…懂的都懂。

结语

尔康像班里那个沉默的课代表——不惹事,成绩稳,但你想不起他长啥样。投资这种企业,得耐得住寂寞。哪天它突然搞出个大新闻,可能才是变盘的开始。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