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信托产品安全吗?普通人必须知道的5个真相
【文章开始】
买信托产品安全吗?普通人必须知道的5个真相
"100万起投的信托产品,年化收益8%,保本保息!"——看到这样的宣传你敢信吗?最近老王就被银行理财经理推荐了一款"央企背景"的信托,但听说去年有信托公司爆雷,他整宿睡不着觉...
一、信托到底是啥?为啥总感觉高大上
说白了就是代客理财。你把钱交给信托公司,他们拿去投资房地产、基建、股市这些项目。不过和银行理财不同:
- 起投门槛高:通常100万起步(也有30万起的)
- 期限长:动不动就要锁定2-3年
- 收益诱人:现在年化5%-7%很常见(银行理财才2%-3%)
但问题来了: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这个道理在哪儿都适用。
二、信托会不会血本无归?关键看这3点
去年某信托暴雷,投资人拿回不到30%本金。安全与否主要看:
- 底层资产:
- 如果是政府基建项目(比如修地铁),相对稳妥
-
如果是房地产(特别是民营房企),风险指数飙升
-
担保措施:
- 有没有土地/房产抵押?(最好打5折估值)
-
有没有大型国企做担保?(查担保方负债率)
-
信托公司本身:
- 央企控股的(如中信信托)比民营的靠谱
- 但话说回来,再牛的公司也架不住项目烂尾
案例:2022年某TOP3房企暴雷,连带十几款信托产品违约,投资人至今还在维权
三、银行卖的信托更安全?别被忽悠了
很多人觉得"银行代销=有保障",其实:
- 银行只是销售渠道,不负责兑付
- 真要出事,银行最多帮你催收(态度好点的送袋大米)
- 关键还是得看合同里的风险提示(字越小的地方越重要)
有个冷知识:银行客户经理每卖100万信托,能拿1-2万提成...所以你懂的。
四、这些"安全信号"可能是陷阱
销售常说的套路话术:
? "我们这款有政府兜底"
→ 其实地方政府早就明令禁止担保
? "融资方是上市公司"
→ 去看看那些ST股的股价就知道了
? "过去10年100%兑付"
→ 这句话或许暗示历史业绩,但未来谁敢打包票?
最实在的方法:要求查看项目的:
1. 尽职调查报告
2. 抵押物评估文件
3. 还款来源测算表
(虽然普通人可能看不懂...)
五、普通人玩信托的正确姿势
如果你非要尝试,记住:
- 别All in:最多拿可投资金的20%
- 选短期限:1年期比3年期风险小
- 分散投资:别把所有钱押在同一家公司
- 做好预案:假设这笔钱全亏了,会影响孩子上学吗?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年化超过6%的产品,都要做好损失本金的心理准备。那些拍胸脯说稳赚的,不是傻就是坏。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