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股票:昔日城商行“老大”还值不值得投资?
【文章开始】
北京银行股票:昔日城商行“老大”还值不值得投资?
股价低迷、增长放缓,但股息率超5%的北京银行,到底是价值洼地还是投资陷阱?
曾经稳坐城商行头把交椅的北京银行,如今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2025年上半年,它的资产规模被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超越,失去了长期占据的“王座”位置[citation:4]。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在2025年第一季度出现了近12年来首次季度净利润负增长[citation:12]。但另一方面,它的股息率高达5.73%,在上市城商行中位居前列[citation:6]。
01 业绩表现:增长乏力,但二季度略有回暖
先来看看北京银行最新的业绩情况。2025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62.18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53亿元,同比增长1.12%[citation:7]。
这个增速确实不算亮眼,但比一季度要好得多。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了3.1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44%[citation:4]。也就是说,二季度业绩明显回暖,单季营收和净利增速分别达到了6.93%和9.92%[citation:3]。
说到盈利能力,就不得不提净息差这个关键指标。2025年上半年,北京银行的净息差已经跌至1.31%,较2024年全年下降了0.16个百分点[citation:4]。这主要是受到重定价、LPR和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影响[citation:3]。
02 资产质量:不良率微降,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资产质量是评估银行健康度的重要指标。截至2025年6月末,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0%,较年初下降了0.01个百分点[citation:1]。
不过,关注类贷款占比从2020年的1.14%升至2024年的1.79%,这表明潜在风险仍在持续积累[citation:4]。
拨备覆盖率方面,北京银行为195.74%,较2024年末下降了13.06个百分点,风险缓冲能力有所削弱[citation:4]。虽然这仍然在相对充足的水平,但下降趋势值得关注。
03 业务结构:对公业务强劲,零售转型缓慢
北京银行的业务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对公业务表现强劲,2025年上半年对公贷款增加了1530亿,同比多增236亿[citation:2]。
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保持高增速:
- 科技金融贷款较年初增长19.3%;
- 绿色金融贷款较年初增长21.8%;
- 普惠金融贷款较年初增长17.3%;
- 文化金融贷款较年初增长26.2%[citation:2]。
相比之下,零售转型进展缓慢。2025年6月末零售贷款余额为7385.8亿元,较年初仅增长1.84%,增速远低于对公贷款的11.29%[citation:4]。
04 估值水平:股价低迷,股息率诱人
截至2025年9月22日,北京银行股价报收5.58元,市盈率(TTM)为4.54倍,市净率仅为0.43倍[citation:6]。这个估值水平在行业内确实不高。
纵向比较来看,当前北京银行市盈率和市净率均处于过去十年的中位数以下;横向比较,在17家A股城商行中分别为第三低和第四低[citation:1]。
但高股息率是个亮点。北京银行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过715亿元,2017年以来股利支付率持续高于26%,股息率高于5%,在上市城商行中也位居前列[citation:1]。
05 竞争优势:深耕首都经济圈,数字化转型加速
尽管面临挑战,北京银行仍有一些独特的竞争优势。它深耕首都经济圈,在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贷款占比高[citation:2]。
北京银行提出了打造“五大特色银行”的战略:
- 儿童友好型银行
- “伴您一生的银行”
- “专精特新第一行”
- “成就人才梦想的银行”
- “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citation:11]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北京银行全面启动“All in AI”战略,自研百亿级参数“京智”大模型,构建“AI+”场景应用体系[citation:11]。这些举措可能在未来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06 机构看法:分歧明显,长期资金仍在流入
市场机构对北京银行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长江证券认为北京银行为盈利稳定的红利型资产,低估值存在修复空间,给予“增持”评级[citation:1]。
光大证券则维持“买入”评级,指出北京银行深耕首都,上半年营收盈利增速环比一季度均有改善,扩表速度维持双位数增长[citation:1]。
从资金流向看,2024年有581只基金、106家资管机构持有北京银行股份,全年增加249只基金和20家公司,合计增持约5.65亿股[citation:11]。这表明长期资金仍在流入。
07 投资价值:红利型资产,适合长期布局
那么,北京银行股票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从短期来看,面临净息差收窄、零售转型缓慢等挑战,股价可能还会继续震荡。
但从长期视角看,北京银行作为盈利稳定的红利型资产,低估值存在修复空间[citation:1]。高于5%的股息率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安全边际。
不过话说回来,银行业毕竟与宏观经济环境紧密相关,如果经济超预期下行,可能会增加大额风险暴露的潜在风险[citation:2]。这是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回顾北京银行的发展历程:从1996年90家城市信用合作社重组起步,到2007年上市,再到资产规模突破4.7万亿元[citation:12]。如今虽然面临挑战,但高于5%的股息率和0.43倍的市净率确实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citation:6]。
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北京银行能否凭借其“All in AI”战略和深耕首都经济圈的优势重拾增长动力,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来观察[citation:11]。
【文章结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