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股指期货迎来春天?利好政策引发市场关注
深圳股指期货迎来春天?利好政策引发市场关注
本周二,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在培训中提到,当前,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市场的监管与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境外监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将为境外机构参与中国期货市场提供良好的机会,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国内期货市场的监管与服务能力将成为境外期货机构投资者管理风险的重要渠道,但对于监管机构而言,需要加强监管与服务能力建设,特别是在国际化方面,期货行业经历多年的发展,各项监管指标有了长足进步,还需要加强监管与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对监管的有效性。
“利好政策的推进和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境外期货机构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市场参与成本,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稳定投资者结构,加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提高行业整体投资者的积极性。”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周二,郑商所发布通知称,自11月24日起,引入“境外投资者”,可进一步支持期货公司在现有品种上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允许境外经纪机构在境内设立居间人。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10月24日起,由境外交易者按照中国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对境外经纪机构实施开户管理。境外经纪机构可在国内、香港、新加坡设有分公司,并由境外经纪机构通过境内期货公司、境外期货资产管理公司、境外风险管理公司、境外业务提供通道,实现境内外资本对接。
“境外经纪机构可以将更加多的资源配置到境内期货市场中,也能提高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增强我国的定价能力和影响力。”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说,自12月20日开始,郑商所已经与世界各地的期货公司合作,如今,已有30多家国内期货公司在我国设立分公司,业务覆盖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涉及国际、港澳台地区和境外等20多个国际期货市场。
2021年,郑商所加快研发工作,如今已经研发出了针对境外投资者设立资金账户和下单交易的针对性方案,该方案将有效提高境外投资者参与度,进一步强化境内外期货市场的联动性。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我国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已取得较好的效果。2020年我国期货市场上市品种数量增长至57.85万个,其中境内交易所期货、期权、股票期权等品种已经达70个,连续7年位居全球交易所之首,境外机构在境内期货市场也有近70个品种出现成交量、持仓量和成交额双增长,分别占全球期货市场成交量的1%、2.2%和2.3%。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境内外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对商品期货市场认识和参与度显著提高,国内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日益显现。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