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718际华集团:被低估的“国家队”选手?

601718际华集团:被低估的“国家队”选手?

【文章开始】

你有没有想过,你身上的军装、脚上的作训鞋,甚至抗疫英雄们的防护服,可能都来自同一家上市公司?没错,这家公司就是际华集团(SH601718)。它好像什么都做,但又感觉有点陌生,今天咱们就好好唠唠,这家低调又重要的“国家队”选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际华集团到底是谁?不穿军装的“后勤部”

我先问个最核心的问题:际华集团是干嘛的?卖衣服的吗?是,但远远不止。

简单来说,际华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军需品生产保障基地,也是职业装领域的头部企业。它的背景相当雄厚,是新兴际华集团旗下的核心成员,而新兴际华本身是中央企业。所以,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家“根正苗红”的央企

它的业务板块非常多元,就像个“多面手”:
* 核心中的核心:军需轻工。给军队、武警提供被服、鞋帽、装具等等,这是它的老本行和压舱石业务。
* 强势延伸:职业装。利用做军品的标准和技术,去做各行各业的职业装,比如交警的制服、铁路员工的工装、银行的西装。
* 意外之喜:防护材料。这块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生产医用防护服和口罩,算是紧急状态下的国家保障力量。
* 其他布局:商贸、高端纺织等。

所以,它绝不仅仅是一家服装厂,而是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和应急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定位,就决定了它的特殊性。


它最大的亮点和挑战是什么?

聊公司不能光说好听的,得辩证地看。

先说最大的亮点,或者说“护城河”:

  • 无可替代的“国家队”地位其军品业务具有极高的准入壁垒和极强的计划性。这不是随便哪个服装企业能抢的生意,订单稳定,是业绩的基本盘。
  • 强大的科技内核:你以为做军品就是缝缝补补?错了。其研发的“核生化”防护装备、智能穿戴设备等,科技含量其实相当高,这打破了人们对它的传统认知。
  • 品牌信任度:能服务军队,本身就是对质量、标准和可靠性的终极背书。这个招牌在做政府和企业的职业装订单时,是巨大的优势。

再说不容回避的挑战:

  • 市场竞争力问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里(比如休闲服饰),它的市场化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和头部消费品牌相比,或许还有提升空间。毕竟“to G”(对政府)和“to B”(对企业)的基因,和“to C”(对消费者)的打法完全不同。
  • 盈利能力:作为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它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并不算突出,如何提升盈利效率是个长期课题。
  • 估值困惑:投资者经常会纠结,到底该按军工股、纺织服装股还是制造业股给它估值?这种定位的模糊性,有时会让市场感到困惑。

未来的想象空间在哪?不只是“做衣服”

一家公司的未来,得看它有没有新故事。际华的故事,可能藏在“转型”和“新质”这些词里。

一是“军转民”的潜力。就是把军用技术转化成民用产品。比如,其研发的高性能防护材料,能否大规模应用于消防、石油化工、医疗等更广阔的民用市场? 如果能打通,这就是一片蓝海。这或许暗示了其新的增长曲线。

二是“智能制造”的升级。传统制造业要想活下去,必须提效降本。际华也在推进智能化生产,建设智能工厂。虽然话说回来,具体如何将这些投入切实转化为报表上的利润,其具体路径和效果还有待持续观察,但方向是对的。

三是应急产业的机遇。经历过大灾大疫,国家和社会对应急物资的储备和快速生产能力空前重视。作为“国家队”,际华在这方面的角色只会加重,不会减轻。这可能带来持续的政策支持和订单。


普通投资者该怎么看它?

好吧,说到最实在的了。买股票就是买未来,那际华的股票值不值得看?

你得先想清楚自己的投资风格:

  • 如果你是价值投资者,看重的是资产价格和安全边际,那么际华作为一家央企,股价长期在低位,市值管理预期和“中特估”逻辑可能会吸引你。你看重的是它“跌不下去”的底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价值重估。
  • 如果你是成长型投资者,你可能会更关注它上述那些“新故事”到底能不能讲通,能不能实实在在地反映到业绩的高速增长上。你需要耐心等待更明确的信号。

它不像那些题材股一样动不动就涨停,它的走势更多是慢节奏、看长线的。投资它,可能需要一点耐心,甚至是一些“信仰”,相信这家老牌国企能够成功转型,释放出应有的价值。

总之,际华集团是一家非常独特的公司。它背着历史的荣光,也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它有着“国家队”的稳固,也渴望着市场的活力。它绝不仅仅是一个代码,背后是无数具体的产品、技术和国家使命。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